2025年9月30日下午,艺术学院在博源楼101举行了一场主题为“从宫廷到校园·掐丝珐琅的非遗活化之路”的非遗文化讲座。本次活动特邀掐丝珐琅画第四代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兰州惠蘭工艺美术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会兰副教授担任主讲,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关于掐丝珐琅技艺的视听盛宴。
作为家族技艺的第四代传人,杨会兰女士深耕此领域数十载。讲座中,她以“传承与创新”为主线,系统梳理了掐丝珐琅画从宋元时期发展到当代的演变历程。她指出,这项融合了青铜工艺、瓷器釉彩和绘画技法的古老艺术,关键在于“慢工出细活”,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杨会兰不仅通过丰富的图片资料,详细解读了设计、制胎、掐丝、粘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八大核心步骤的精妙之处,还现场展示了部分珍贵的创作成品,让学生得以近距离感受金属丝线在指尖的蜿蜒与矿物釉料在方寸间的绚烂。她强调,“掐丝”如同绘画中的白描,决定了作品的骨骼与神韵;而“点蓝”则是赋予作品生命与灵魂的过程,色彩的过渡与融合极具挑战性。谈及传承,杨会兰分享了她如何将传统图案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更符合当代人欣赏习惯的作品,并通过兰州惠蘭工艺美术制品有限公司的平台,积极探索非遗技艺的市场化与生活化路径,让昔日宫廷珍玩走入寻常百姓家。她表示,传承非遗不仅是守护技艺,更传递一种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生动深刻,现场互动踊跃。杨会兰副教授的精彩分享,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掐丝珐琅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工艺美术的浓厚兴趣与保护热情。



(撰稿 庞颖/摄影 石媛媛/审核 吴兴玺/编辑 岳子君)